1 氣缸 1.1 測量氣缸的圓度與圓柱度,根據其磨損程度確定鏜缸或更換。 1.2 氣缸的圓度和圓柱度符合表5的規定。 氣缸直徑 最大磨損圓度 最大磨損圓柱度 鏜缸允許偏差 >200~250 0.40 0.25 土0.04 >250~300 0.45 0.30 土0.05 >300~350 0.50 0.35 土0.05 >350~400 0.55 0.40 土0.06 >400~450 0.60 0.45 土0.06 >450~500 0.65 0.50 土0.07 1.3 氣缸內表面應無裂紋、砂眼、傷痕、溝槽等缺陷,表面粗糙度為1.6。 1.4 錘缸后氣缸直徑增大不得超過原來尺寸的2%,缸壁減薄不得超過原壁厚的1/12。 1.5 氣缸水套不允許有裂紋或滲漏等缺陷。 2 曲軸、連桿與軸瓦 2.1 曲軸 2.1.1 測量曲軸主軸頸與曲柄頸的磨損程度。確定修復或更換,主軸頸可用金屬刷鍍或噴涂方法進行修復。 2.1.2 主軸頸與曲軸頸的磨損值符合表6的規定。 2.1.3 曲軸軸頸的最大縮小量不得超過原直徑的3%。 最大磨損允許值 軸頸直徑:≤80 主軸頸圓度:0.05 主軸頸圓柱度:0.04 曲柄頸圓度:0.05 曲柄頸圓柱度:0.04 軸頸直徑:81~180 主軸頸圓度:0.06 主軸頸圓柱度:0.05 曲柄頸圓度:0.06 曲柄頸圓柱度:0.05 軸頸直徑:181~270 主軸頸圓度:0.08 主軸頸圓柱度:0.08 曲柄頸圓度:0.08 曲柄頸圓柱度:0.08 2.1.4 曲軸主軸頸與曲柄頸的擦傷,凹痕面積不得大于軸頸面積的2%,溝槽深度達0.10mm時,均應磨削修復。 2.1.5 對曲軸進行無損探傷或放大鏡檢查發現有裂紋時即應更換曲軸。 2.1.6 曲軸的曲柄頸軸線對曲軸基準軸線的平行度為0.20-0.30mm。 2.1.7 曲軸的直線度為Φ0.05mm。 2.2 連桿 2.2.1 連桿小頭銷孔軸線對連桿基準軸線的平行度為0.3mm。 2.2.2 連桿的彎曲或扭轉變形,可用連桿校正器進行檢查或校正,經校正仍然達不到質量標準的即應更換。 2.2.3 連桿大頭和小頭銷孔中心線對端面的垂直度為0.50mm。 2.3 軸瓦 2.3.1 軸承合金應與瓦殼貼合良好、牢固不得有裂紋、氣孔、分層等缺陷。 2.3.2 軸瓦瓦背與軸承座的接觸面積不得少于40-50%,兩者之間不得放置墊片。 2.3.3 軸瓦與軸頸應呈點狀均勻接觸,其接觸角應為60-90。,接觸點每平方厘米不少于2-3點。 2.5.4 軸瓦與軸頸的徑向間隙應為1‰,(D為軸頸直徑)。 3 活塞、活塞環 3.1 活塞和活塞環表面應光滑,無裂紋、砂眼、傷痕等缺陷。 3.2 活塞與氣缸的安裝間隙及相對允許磨損值見表7規定。 3.3 活塞環應有足夠的彈力,與缸壁接觸面總長不少于周長的60%。 3.4 活塞環在環槽內,其對口應彼此錯開120o 3.5 活塞環在氣缸中的對口間隙,在環槽中的側隙及最大磨損值見表8。 氣缸直徑:>200~250 安裝間隙對口:1.00 安裝間隙側隙:0.05~0.07 允許最大磨損對口:4.00 允許最大磨損側隙:0.20 氣缸直徑:>250~300 安裝間隙對口:1.20 安裝間隙側隙:0.06~0.09 允許最大磨損對口:4.50 允許最大磨損側隙:0.20 氣缸直徑:>300~350 安裝間隙對口:1.40 安裝間隙側隙:0.06~0.09 允許最大磨損對口:5.00 允許最大磨損側隙:0.20 氣缸直徑:>350~400 安裝間隙對口:1.60 安裝間隙側隙:0.70~0.10 允許最大磨損對口:5.50 允許最大磨損側隙:0.20 氣缸直徑:>400~450 安裝間隙對口:1.80 安裝間隙側隙:0.70~0.10 允許最大磨損對口:6.00 允許最大磨損側隙:0.20 氣缸直徑:>450~500 安裝間隙對口:2.00 安裝間隙側隙:0.09~0.12 允許最大磨損對口:6.50 允許最大磨損側隙:0.20 4 活塞桿 4.1 活塞桿的最大磨損值不得超過0.05-0.07D(D為活塞桿直徑)。 4.2 活塞桿的直線度為Φ0.10mm。 5 閥片與閥座 5.1 閥片與閥座結合面不應有點蝕、劃痕等缺陷。 5.2 閥片與閥座應接觸嚴密,用煤油試驗五分鐘內不得有連續滲漏。 5.3 閥片彈簧應有足夠的彈力,同一閥片彈簧的自由高度應一致。 6 十字頭與導軌 十字頭直徑 安裝間隙 80-120 0.20-0.24 >120-180 0.24-0.29 >180-260 0.29-0.34 6.1 十字頭應無裂紋等缺陷 6.2 十字頭銷軸最大磨損不大于0.50mm。 6.3 十字頭與導軌之間的間隙應符合表9規定。 6.4 十字頭銷軸與襯套的間隙為0.03-0.06mm。 6.5 十字頭與導軌的接觸面60%,接觸點應均勻分布。 7 調整要求 7.1 活塞在前后死點的余隙為1.50-2.00mm。 7.2 氣閥位置調整方法如下: a.使曲軸的曲柄剛剛超過前死點; b.偏心輪的位置處于垂直線上的最高點; c.把氣閥放置在氣缸閥座的中心位置上; d.將整個氣閥的傳動機構在上述位置上固定。
本文關鍵字搜索:更多閥門技術 閥門產品 供應信息
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泵閥網”的所有資訊,版權均屬中國泵閥網所有,轉載必須注明來源:中國泵閥網,http://m.shunziyi.cn。違者必追。 2、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