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是十二五計劃承上啟下的一年,水地源熱泵迎來全面發展的一年。南方大力推廣地源熱泵技術,讓水地源熱泵在2013年有個很好的開端,水地源熱泵的應用領域也逐步拓寬,眾多城市的新建和在建建筑全部采用地源熱泵技術實現冬季供暖。
它具有三大優點:一是比其他常規供暖技術可節能50~60%;二是環保不排放任何廢棄物;三是運行費用可降低30~70%。作為一種新的清潔能源,地熱正成為越來越多國家的選擇,中國已成為全球利用熱能量最大的國家。
目前,我國地源熱泵技術的建筑應用面積已超過1.4億平方米,在“十二五”期間,我國預計將完成地源熱泵供暖(制冷)面積3.5億平方米左右,按每平米200-300元的投資強度,總投資金額可達700-1050億元。
2012年3月12日科技部發布的《中國地熱能利用技術及應用》描述了國內地熱能利用的實際情況:我國是以中低溫為主的地熱資源大國,全國地熱資源潛力接近全球的8%,在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方面,隨著地源熱泵技術的發展,淺層地熱能利用目前是中國地熱能開發應用的主要方式?傮w上看,我國的地熱能利用已形成了以地熱發電、地熱供暖、地表水水源熱泵供熱制冷、海水源熱泵供熱供暖、療養與旅游、種植和養殖的開發利用格局。
規劃中提出,將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重點對地熱能資源評價技術、地熱發電技術、高效率換熱(制冷)工質、中高溫熱泵壓縮機、高性能管網材料、尾水回灌和水處理、礦物質提取等關鍵技術進行聯合攻關。依托地熱能利用示范項目,加快地熱能利用關鍵技術產業化進程,形成對我國地熱能開發利用強有力的產業支撐。
過去幾年中,南京、杭州、武漢、揚州、南通等長江沿線城市陸續施行部分小區集中供暖。武漢2006年啟動“冬暖夏涼”工程。2010年8月,《江蘇省節約能源條例(修訂草案)》提出:“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進行城市熱力規劃,推廣熱電聯產、集中供熱”。
目前天津市已有14個國家示范建筑采用素有“地下能空調”之稱的地源熱泵系統進行冬季供暖、夏季制冷,未來還將在本市新建的公共建筑中推廣,減少一次性能源的消耗,并減少對大氣的污染。
去年以來,江西省地礦局水文隊和鄱陽湖生態環境研究所開展了專項調查研究,4月18日發布的成果顯示,“十二五”期間,江西省可在11個地區市重點推廣地源熱泵技術開發淺層地溫能,可為超過600萬㎡的建筑面積供暖制冷,潛在遠景可供建筑面積5.92億㎡。以平均每套住房100㎡計算,可供592萬套房子供暖與制冷。
地源熱泵因為其節能減排優勢,已先行在北美、歐洲和中國廣泛利用,中國地源熱泵的應用已經排名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笆濉逼陂g,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或將掀起新一輪的投資熱潮,除地源熱泵設備制造和銷售行業會進一步發展外,有關地熱利用的能源服務產業也將獲得長足發展,相關行業或將長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