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6時25分,吉林油田扶余采油廠采油作業三區的物聯網監控大屏突然閃爍起紅色預警!皷|24-20井組盤根漏失報警,請立即處置!”監控員吳春杰第一時間將故障井號同步發送至工作群,僅8分鐘,東20生產區的維修人員便抵達現場完成處置。
從過去依靠人力頻繁跑現場,到如今借助智能系統精準“診脈”;從以往憑借經驗進行判斷,到現在依據數據科學決策,物聯網技術為吉林油田的轉型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數字化保障。
在川南頁巖氣田生產指揮中心,屏幕上實時跳動著氣井壓力、產量等關鍵數據,這是吉林油田數智技術公司為川南分公司打造的“智能化生產智慧場景”。項目團隊還編制了《川南數智化建設工作方案(2025—2027)》,為未來3年川南地區的數智化建設制定了“路線圖”!拔覀兪状螌崿F了單井數據動態分析與共享應用,讓生產指揮由‘經驗驅動’轉向‘數據驅動’!表椖控撠熑烁咛芍钢聊簧系墓に嚵鞒虉D介紹。該公司已完成55張流程圖的智能化改造,解決了長期存在的數據失聯問題。
新能源領域同樣捷報頻傳。在松嫩平原的11個變電所現場,技術人員正忙著調整信息化改造方案!拔覀儎撔绿岢觥娏ο到y智慧化’概念,通過搭建數據采集與分析平臺,可實時監控變電所設備運行狀態,預計全年降低運維成本15%以上!毙履茉葱б鎸0嘭撠熑瞬虝远硎。
在吉林油田數智公司機房里,技術人員正對“測井數據管理系統”進行最后調試。該系統成功解決了3.3T非結構化數據的治理與入庫難題,實現488口取芯井數據的全維度補全!拔覀冏灾餮邪l的‘異常數據檢測算法’,每天能處理8萬余條注水日報數據,精準識別率達98%!毖邪l技術骨干徐慧瑤展示著系統界面,其主導的工程造價管理系統更實現了模塊化突破,為油田工程建設提供了數字化計價“工具箱”。
在松南區塊的多個井場,一場“隱形革命”悄然發生。吉林油田物聯網場站維護團隊構建起涵蓋3095臺設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綜合上線率達94.6%。他們針對停井儀解綁難題研發了智能診斷模塊,二季度上線率可提升到98%以上。